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模型,心肺复苏模拟人
心肺复苏模拟人院前急救 院前心肺复苏模拟人课程意义,对于患者的整体康复起到了犹为重要的作用。 心跳呼吸突然停止后,循环即告终止。脑细胞由于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循环停止后4—6分钟即发生严重损害,以致不可能恢复。心跳停止10分钟,脑组织基本死亡。在常温情况下,心跳停止3秒钟时病人感头晕,10—20秒钟即发生晕厥,40秒钟左右出现抽搐,30—40秒钟后瞳孔散大,60秒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超过10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损害。因此,为使病人得救,避免脑细胞死亡,以便心跳呼吸恢复后神志意识也能恢复,就必须在心跳停止4—6分钟内、最好在4分钟内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也是社会应急、防御天灾人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体系可使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院前急救是急症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在时间观念上必须确立分秒必争的意识。院前急救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它不是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的急性阶段,为病人接受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肺复苏是抢救生命基本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心肺复苏模拟人的产生也促使复苏技术愈加成熟,通过专业领域的模拟证明了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实践证明,4分钟内复苏者可能一半人救活;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
心肺复苏模拟人的诞生,给急救医学教育带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避免了诸多医疗事故的发生和伦理道德的不良产生,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增加了医护人员动手锻炼的机会和反复训练的优越条件,给临床医学技术的迅速提升创造了不可替代的条件,医学模型的诞生为人类医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 上一篇:闭合式四肢骨折固定训练模型 2019/6/17
- 下一篇:全功能创伤护理人 201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