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气道管理操作模型
成人气管插管模型病人在手术后保持内套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一般每隔4—6小时清洗内套管1次。分泌物过多时,甚至间隔半小时清晰次。气管插管的病人及家属说明人工通气的目的及需要病人家属积极配合治疗。询问病人自我感受,采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与病人沟通。长期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指导加强自我呼吸锻炼,争取早日脱机,早日拔管。
高级多功能气道管理模型气管插管是护理操作过程中比较困难的一种操作,具备真实的训练场是掌握气道管理技术的关键,当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吸引和支气管检查训练时,QM/J55高级多功能气道管理模型可以真实地模仿多重生理变化的场景。
主要功能:
精确的头颈部解剖特征,可以更加有效地讲解Sellick手法和气道痉挛。
模拟气道可以插入喉罩和复合插管。
提供清除气道阻塞和吸引液体异物的操作练习。
人工通气时可观察肺部呼吸运动并可进行呼吸音听诊练习
可进行口腔、口咽、鼻咽吸引,通过支气管镜进行经口或鼻支气管吸引。
可以进行打开气道练习和复苏球—面罩,腐蚀球—插管之间通气练习
提供模拟痰液,增加练习场景的真实感。
成人气管插管操作步骤,及术后注意事项: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2变化;
(2)保持气管插管的位置适当;
(3)防止导管脱出:防止患者自行拔管:对神志清醒者应讲明插管意义、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对神志不清及躁动不安者,给予适当的肢体约束,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加强监护:注意观察患者体位变化及头部、四肢的活动度;注意调节好呼吸机管路,以防拉出气管导管。
(4)保持患者头后仰位,以减轻导管对咽、喉的压迫;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注意观察导管插入的深度;
(7)观察气管分泌物的性质、颜色;
(8)拔管后的观察: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呼
吸交换量是否足够,皮肤黏膜色泽是否红润,同时遵医嘱行血气分析。
②观察有无喉头水肿、黏膜损伤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 上一篇:综合分娩模拟训练套装,模拟人 2023/3/29
- 下一篇:电脑控制腹部触诊教学模拟人 2023/3/23